《怀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》之城乡建设篇
“十三五”时期,我区将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指引,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,通过“优化布局、统筹规划、精细管理”,构建城镇体系完善、资源利用集约、基础设施均衡、公共服务均等、管理科学、宜居宜业的城乡发展格局。
一、优化布局,协调推进。
(一)强化我区生态安全和新城空间两大格局
要深入做到两个“坚持”,一是要坚持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,形成生态涵养、产业发展、居民生活相协调的区域生态经济体系;二是要坚持“以城带乡”的空间发展战略,以“怀柔科学城”、雁栖湖国际会都、中国(怀柔)影视产业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格局。
(二)提升我区重点镇乡、特色镇乡布局
一是加强桥梓、怀北、汤河口这三个重点镇与新城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,将怀北、桥梓镇纳入新城地区产业布局,使怀柔平原地区整体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承载区;将汤河口镇作为北部山区的中心,加快提升镇中心区综合服务功能,增强对北部山区的服务与辐射作用,实现与北部山区各镇乡的协调联动发展。
二是继续加快渤海、九渡河、宝山、琉璃庙、长哨营、喇叭沟门等6个特色镇建设,依托各自产业、资源、区位特色,实现差异化发展,构建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,公共设施完善、环境友好、充满本土文化风情的特色镇乡。
三是立足长城文化、红螺文化、满族文化等本土地域文化,建设特色美丽乡村。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,健全农村路网、供排水、垃圾等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管理长效机制,完善提高文化、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。
(三)优化新城中心区布局
一是加快老城改造。在规划期内完成龙山广场、青春广场、欧马可地块开发建设。同时不断探索多种开发模式,有计划、有步骤地将13个城中村统一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,规划期内力争启动5个村以上的开发建设,并同步完善棚户区及周边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、生态环境、市容市貌、交通环境。
二是加快新城区开发。注重强化新城核心区与东部新区的功能融合与产业协同,继续加强雁栖、庙城等新城组团的开发进程,实现同步协调的产城融合化建设。重点加快04、08、09等街区的开发建设,同时加快市政道路、公交枢纽、文化中心、体育场馆等重大公共设施项目建设,提高商业、教育、体育、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的配套能力。
三是结合老城改造和新城区开发,推进商业地产项目的建设,提升商业、办公等配套服务设施档次与产业承载水平,发展城市综合体,同时继续完善我区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管理机制。
“十三五”时期怀柔区城镇体系结构
二、统筹规划,加快建设
(一)继续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
一是加强怀柔对外交通联系,积极融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。要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延伸至怀柔,拉近与北京中心城区、行政副中心、机场等重点地区的时空距离,方便城乡居民往来。加快对外公路建设,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公路交通联系。重点实施天北路北延、通怀路怀柔段工程、 111国道出京线改造,推进滦赤路、安四路和碾丰路等道路的提级改造,积极争取京密高速路建设。逐步建立起以国道、市道为主,县乡级公路网为辅,更加完善、合理的内外交通网络结构,使怀柔成为连接北京与张承生态区的重要战略通道。
怀柔区“十三五”期间公路规划图
二是加强新城地区市政道路建设,逐步缓解交通拥堵。建设组团间的交通走廊,完成北大街改扩建及东延、南华大街东延、南小街南延、规划一街东延、杨雁路部分路段城市化改造等工程,适时启动北大街三期、富乐北大街、雁东路、府前街东延的规划建设;继续加快新城各组团内部道路建设,重点实施后横街、龙山东路改造工程,东区中心路、纵向2号路等新城中心区规划路网工程,安平东路、怀耿路等东部新区路网工程,雁栖中心路、雁栖东二路、永乐北一街、永乐大街等雁栖组团路网工程。完善新城地区步行道及自行车道系统,形成连续、安全的慢行道路网络。
怀柔区“十三五”期间城市道路规划图
三是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网络系统,不断增加公交线路和通达深度。加快建设新城公交枢纽中心、汤河口公交换乘站和杨宋、雁栖、怀北、九渡河、北房5个五级站;规划建设京沈客专怀柔南站站前P+R(停车+换乘)设施。加快新城地区公共停车场的规划与建设,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。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,引导市民绿色出行。
四是加快旅游导行路与乡村路网建设,实施宝崎路建设,打通北部山区第二条纵向通道。规划实施雁栖湖北二路、慕莲路、黄渤路等工程,构建联通燕山风情大道、不夜谷、夜渤海与水长城等重点旅游区域的交通环线,促进长城旅游带的大发展。继续加强各镇乡道路建设,完善镇域路网,全面提升交通通行能力。
(二)加强供排水工程建设
一是加强城镇地区供水管网互连互通建设,推动多水厂联动,进一步完善新城供水体系,保障供水安全。加强全区饮用水水质监测系统、供水管理系统建设,提高城乡供水安全技术保障能力。着重解决农村地区饮水困难和水质不达标等问题,确保不出现人畜饮水困难。
二是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。适时启动雁栖污水处理中心、桥梓污水处理厂等镇乡污水厂的改扩建工程,同步配套建设污水管网。继续实施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及新城地区污水管网建设,完成北房、庙城地区污水管线并网工程以及小泉河污水、再生水主干线,进一步实施新城地区雨污水分流工程。
(三)保障优质能源供应
编制“网格化”配电网规划,从优化电网结构、降低电网装备故障率、提升配电网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开展改造工作,不断提升供电能力、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,初步建成以“网格化布局、精细化保障、便利化接入”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电网,为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。
积极推进供气站点的规划建设,全面完成平原地区供气主干管网的改造和新建任务。大力提高天然气、太阳能和地热等清洁能源,新建建筑全部实现清洁能源供热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清洁能源建设,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煤改电、煤改气工程,逐渐形成以集中供热为主、多种采暖方式并存的城乡供热体系。
(四)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
进一步夯实网络基础,全面提升本区宽带接入能力。打造全光纤网络,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光纤宽带网络建设,支撑“互联网+”发展。实施百兆进家庭、千兆到政企工程。加快推动下一代光网络应用演进,具备全网千兆接入的扩展能力,加快推进接入网、城域网的IPv6[]升级改造。
三、精细管理、提升水平
(一)加强城市景观环境建设
加大绿化管理和环境整治力度,继续实施城市公园绿地建设,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。重点建成怀柔新城科技公园、城南市场公园(原华北物资市场地块)等城市公园。不断加强城市形象综合管理、城市色彩、夜景照明等管理,营造优美市容环境,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,巩固APEC环境综合整治成果,不断提高市容卫生管理水平。
(二)加快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与利用
引导利用城市公共广场绿地等地下空间,建设地下停车、商业服务、物流仓储等设施,发展商贸流通、休闲娱乐、便民服务等城市地下空间经济,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效益。鼓励交通站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,城市重要交通路口建设地下过街通道,城市重点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综合管廊。
(三)加快推进城市智能管理与应用
落实国家“大数据”战略,制定实施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打造“智慧怀柔决策管理”和“经济运行动态管理”两大平台。建设“云服务运营、大数据处理、大数据灾备、信息网络监测”四个中心,推进“新城地区路灯、雁栖湖示范区旅游配套设施、空间信息应用服务”三大智能管理项目,形成人口精准管理、交通智能监管、资源科学调配、安全切实保障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。